葡萄和葡萄酒东传华夏 (星空侃酒二)

分类:衣食住行 | 标签: 葡萄   葡萄酒  
2019-05-18 07:08 阅读(?)评论(0)

葡萄和葡萄酒东传华夏 (星空侃酒二)

 



我国原有野生山葡萄,古籍中称作”、“蘡薁等。最早的文字记载当属《诗经·豳风》:六月食郁及。今天我国许多地方特别是偏僻山区,野葡萄还呈天然分布状。东北地区叫阿鲁木,山东叫燕磊、葫芦塔,浙江叫孛桃,还有些地方叫毛葡萄、藤名、木龙等等名称。人们采集来或酿酒,或当药材,或作为改良葡萄品种的砧木。

西汉及之后文献资料中,葡萄称为蒲陶蒲桃蒲萄等。司马相如在《上林赋》中谈到,当时皇家花园上林苑中把葡萄列为奇树异草的观赏植物。这观赏植物来自西域。据《史记》记载,张骞出使西域时,发现新疆和中亚地区广种葡萄,并以蒲陶为酒,富人藏至万余石,久者数十年不败,他得其种还……中国始有可知我国最早引入欧亚种群葡萄,并酿之成酒的地区是新疆。传说底开以努斯国王曾经派使臣到大食,重金购来一些优质大粒葡萄品种,在吐鲁番地区推广种植。从吐鲁番出土的东晋时期墓葬里,发现有不少葡萄果穗、枝条,墓室内绘有庭院葡萄的壁画。

葡萄传入内地后,很快被人们普遍接受,酿造葡萄酒技术也悄然兴起。东汉末年汉灵帝时,扶风人孟佗一心上爬,给当权宦官张让献上一斛葡萄酒,竟然换取了个凉州刺史的官职。三国时期魏文帝曹丕特别爱吃葡萄、饮葡萄酒。他说葡萄甘而不饴,酸而不酢,冷而不寒,味长汁多,除烦解渴。又酿之为酒,甘于麴蘖,善醉而易醒。道之固已流涎咽唾,况亲食之耶。他方之果,宁有匹者?

到了唐朝,葡萄栽培已经相当普遍,葡萄酿酒业也得以广泛发展。长安城内外不少酒肆以经营葡萄酒为主。其中业主多为西域少数民族,他们还效法当年的卓文君,由胡姬当垆持酒。文人仕宦常出入其间,一边饮用葡萄酒,一边论经谈史、诵赋吟诗,是当时市场经营的一大特色。《全唐诗》中吟唱葡萄酒的诗人数十人,诗歌近百首。如:

王绩的《过酒家五首其三》:

竹叶连糟翠,蒲萄带麴红。相逢不令尽,别后为谁空。

李白的《襄阳歌》:

“……遥看汉水鸭头绿,恰似葡萄初

此江若变作春酒,壘麹便筑糟丘台……”

王翰的《凉州词》更是千古绝唱:

“蒲萄美酒夜光杯,欲饮琵琶马上催。

醉卧沙场君莫笑,古来征战几人回。”

魏征公务之馀以酿酒为乐,唐太宗李世民就写诗《赐魏征》:

醽醁胜兰生,翠涛过玉薤。千年醉不醒,十年味不败。兰生和玉薤都是隋朝时的名酒,醽醁和翠涛就是魏征酿造的葡萄酒名。

公元640年,兵部尚书、大将侯君集攻破高昌,把那里的马乳葡萄带回长安,种在御苑。唐太宗得其酒法,亲自参与酿制了凡八色,芳香酷烈,味兼醍醐 的葡萄酒,赏赐群臣,千古传为美谈。

在长期生产实践中,葡萄栽培技术和加工技能不断提高。两千多年来在引进外来优质葡萄品种的同时,劳动者还培育出500多个新品种。北魏贾思勰的《齐民要术》系统总结了葡萄栽培、修剪、防寒、摘取、晾干、贮存、加工等方法。元代的《农桑辑要》、明朝徐光启的《农政全书》和李时珍的《本草纲目》等众多农书、医书、工艺学著作都积累、总结了大量栽培、酿制经验。

种类繁多、风格各异的葡萄以其强大的生命力定居华夏大地,遍布长城内外、大江南北,丰富了我们的生活,装点了祖国的山河。

但由于气候、土壤等自然条件和灾荒、战乱等因素,葡萄在我国只能作为水果而不能成为主要农作物来经营。还由于中国白酒一直处于中国酒类的支配地位,葡萄酒没有发挥如法、意、西、葡、美等欧美国家那样的主导消费作用。

唐代以后的种植、酿造业发展缓慢,近于停滞。近代爱国华侨张弼士先生引进欧亚亚种优良葡萄品种,在胶东开辟葡萄园,用科学方法酿制葡萄酒。100多年来,我国的葡萄酒事业有了很大发展变化,但与国外相比还有不小的差距。这与人民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的趋势是不相符的,应引起高度重视。

 

 

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9-05-18 07:42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