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 柔 止 谤

2019-12-10 12:13 阅读(?)评论(0)

 


文帝践阼,以柔为治书侍御史,赐爵关内侯,转加治书执法。

民间数有诽谤妖言,帝疾之,有妖言辄杀,而赏告者。

柔上疏曰:“今妖言者必戮,告之者辄赏。既使过误无反善之路,又将开凶狡之群相诬罔之渐,诚非所以息奸省讼,缉熙治道也。昔周公作诰,称殷之祖宗,咸不顾小人之怨。在汉太宗,亦除妖言诽谤之令。臣愚以为宜除妖谤赏告之法,以隆天父养物之仁。”

帝不即从,而相诬告者滋甚。帝乃下诏:“敢以诽谤相告者,以所告者罪罪之。”于是遂绝。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《三国志·魏志·高柔传》

 

 

简释

高柔(公元174—263年),字文惠,东汉陈留圉(今河南杞县圉镇)人。三国魏大臣,官至尚书、廷尉、太尉,封安国侯,谥元侯。

践阼,践,履。阼,zuo,古代庙寝堂前两阶,主阶在东,称阼阶,阼阶上为主位。践阼,即位,登基。

诬罔,诬陷,毁谤。

缉熙,光明状。

周公,西周初政治家,名旦,武王弟,助武王灭纣,辅佐成王。

诰,gao,古时一种训诫劝勉的文告。

咸,都,全然。

太宗,汉文帝庙号。

愚,古代自称谦词。

隆,加深,深厚。

天父,上苍,老天爷,古人意想中的造物主。

 

 

试译

魏文帝曹丕即位后,以高柔为治书侍御史,赐给他关内侯爵位,又转加他为治书执法。

当时民间常有非议朝政的言论,文帝对此非常嫉恨恼火,下令凡是散布谣言的就处死,告发者就赏。

高柔上书劝谏说:“现在一听说谁散布谣言就杀,谁告发就赏。这样做会使那些犯罪的人没有了悔过自新的机会,还会助长凶悍狡诈之徒诬告欺上之恶习弊端。这实在不是用以制止谣言减少狱讼而使社会清明的好办法呀。过去周公作诰书,称道殷商的祖先,全然不顾无知者的怨愤。汉文帝时,也曾废除以言定罪的法令。

臣以为应该废除奖赏告发散布谣言者之法,以使上天养育万物之仁德能够发扬光大。”

文帝没有立即采纳高柔的意见,以至于互相诬告的现象越来越多,问题越来越严重。这时文帝才下诏说:“再有诬告别人有诽谤之言的人,就治他的诽谤之罪。”从此之后,诬告的事逐渐绝迹。

 

 

高柔止谤留下两点启示:

不以言治罪。言*论*自*由。

诬告必治罪。保障言*论*自*由。

 

 

 

 

研究河洛文化,传承中原文明 ——河洛文化纵横谈

杨绾正气 镇俗易风

祁奚外举不避仇,内举不避子

韩休力争吾寝乃安

一衣带水·封禅·亡国之音

燕昭王以郭隗为师广进人才

大禹治水不是神话故事,情景还原……

顾协杖责送礼人

秦始皇究竟长什么样?专家进行复原

张彖不事逢迎不靠冰山

李光颜拒纳歌姬

你家私事碍我蛋疼!李愚不跪拜衡王

三国蜀汉史研究被忽略的位高权不重的糜竺

历史上的高俅援助苏轼,未与蔡京童贯勾结

房彦谦以官贫留清白

被国人忽略的一项重大发明——选美

皇甫规见贤委位 甘当副手 (史鉴)

罢官囊空两袖寒:郑板桥嫁女

一枝一叶总关情:廉吏郑板桥

侯鸣珂——最穷最廉洁的古代官员

李鸿章卖官筹集赈灾款

召公甘棠遗爱与燕昭王筑黄金台

裴垍让故人子等待瞎眼宰相提拔

政绩卓著的贪官——王鍔

谈谈卖官鬻爵

晏子论罪不知谓之虐

古代帝王不赦免贪官污吏

    

从苏轼论为国三计想到的......

刘备 张飞三打督邮

寇恂不计私怨

小人足以坏大事, 因块羊骨头输一场战争

有官无法与官多法乱

孙晟讽冯延巳倾巧误国

悬鱼太守羊续

    

   

揭秘:蔡伦造纸背后的故事

    

蔡伦不是造纸术的发明者

秦桧墓一段文字,道出岳飞真正死因

中国历史4大“惊人巧合”,难道真有轮回

中国未解之谜!突然消失的十万古格人

江苏出土一逆天文物领先全世界1600!

墓坑挖出2000多块碎片,专家拼成神树

江苏发现7000年前东方天书, 专家说后羿射日并非传说!

红崖天书破译,专家:建文帝血指所写!

中国最悲催的文物,千年无损, 却被专家“保护”到面临解体

又逢九月九 登高话三清

端午节·辟邪消灾·龙舟竞渡

关于端午节的七种传说

    

     

诤臣风采柳公权

萧引不屈权势不怕丢官

检点行囊一担轻:明代清官况钟

黄标善泅水 可海中出没月馀

魏孝文帝见薛聪不能不惮

陆逊大度举荐淳于式

罗贯中杜撰的诸葛亮《草堂春睡》诗

碑碣在人心 功过有史论白居易《立碑》诗

诗人李时珍的《吴明卿自河南大参归里》

郑板桥对一桩僧尼风流案的人性化判词

 

 

 

  最后修改于 2019-12-10 15:02    阅读(?)评论(0)
 
表  情:
加载中...
 

请各位遵纪守法并注意语言文明